儿童导医导诊门诊预约:962099儿童急救120拨打电话:962099 服务投诉、出院后随访:962099
最近,王女士发现1岁半的女儿朵朵总是没精神,活动量比之前减少一大半,出去玩时不愿意自己走路,总是让大人抱,甚至偶尔还会出现轻微的烦躁、哭闹情况,家人还发现朵朵脸色发白。王女士担心孩子的健康,赶紧带朵朵去徐州市儿童医院求诊。
血液科主任安琪在详细询问孩子的饮食情况和日常表现后,首先安排朵朵进行血常规检查。检查结果显示,朵朵的血红蛋白值远低于1岁半儿童的正常标准,被诊断为营养性贫血。“孩子从1岁开始断母乳,之后我们都喂她米糊、面条等主食,孩子挑食,不爱吃肉类和鸡蛋,我想着慢慢调整饮食就行,没太当回事,想不到孩子会贫血。”王女士懊悔地说。
“营养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贫血类型,尤其在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,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铁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营养素,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。”安琪表示,像朵朵这样的情况,主要是因为饮食结构不均衡,铁元素摄入不足。婴幼儿生长发育速度快,对铁的需求量较大,若添加辅食时未能及时补充富含铁的食物,或存在挑食、偏食的习惯,就容易造成铁缺乏,进而引发贫血。
营养性贫血有哪些危害呢?安琪表示,很多家长对这种疾病不够重视,认为只是“孩子气色不好”,慢慢调理就会好转。但实际上,长期贫血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多方面影响。孩子贫血时,全身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,不仅会出现面色苍白、乏力、活动减少等症状,还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,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甚至影响智力发育。此外,贫血还会降低免疫力,孩子更容易生病。
“贫血在临床上非常常见,牵涉原因众多,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。”安琪告诉记者,对于儿童来说,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营养性贫血,也有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肿瘤等严重性疾病,少数为先天遗传性疾病等。
如何判断孩子有无贫血?安琪指出,在自然光线下,家长观察孩子的面色、口唇、耳垂、手足心,有无面色苍白或者发黄。临床上贫血的症状常表现为乏力、心慌、头痛。在小年龄组可以表现为安静、活动减少等。家长如果怀疑孩子贫血,可以做血常规检查,如果血红蛋白低于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值,就被判断为贫血。
“贫血是可防可治的,关键在于家长要重视,做到早发现、早干预。”安琪提醒广大家长,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,若怀疑孩子贫血,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,以便明确诊断。
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130号
医院公众号
医院订阅号
医院抖音号